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的大流行,衝擊非常多的行業,各國政府也都在擬定紓困方案,如美國的高達2兆美元的方案、和我國的「一兆救台灣」。面對停航、旅遊禁令,首當其衝的觀光旅遊業受到波及相當大,再加上,近年台灣觀光旅遊業針對「陸客」政策有許多的不同的聲音,因此,希望藉由Tableau簡單分析 open data,討論暗潮洶湧、波動巨大的旅遊業。

美國記者Elizabeth Becker 提到:「觀光,是永遠不會被越南的工廠,或印度的科技中心取代的一項珍貴產業。」

以下內容,為我爬取公開資料並解讀視覺化後的圖表,下面圖表都能透過連結到我的 Tableau Public 互動、下載,歡迎喜歡 Tableau、想成為資料分析師數據記者,或想透過資料、證據了解近年觀光產業的朋友閱讀!

對外:2015與2019年,台灣旅客客源的比例變化

選自這個時間點所代表的含義:2015年馬英九政府:陸客來台人數達到最高峰;2019年蔡英文政府:新南向政策推動後三年。

2019年國外旅客來台資料2019年國外旅客來台資料

陸客減少,帶來多元客群

2019年來台人數突破11.8M,較2018年成長7.2%,達到新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來台旅客前十名的國家總和約佔整體91%,除美國外,均為東亞國家,其中前三名為中國、日本、港澳,合計約佔56%,顯示客源有些集中。2015年陸客來台人數突破4.2M,達到最高峰,2016年蔡總統上任後,陸客人數開始下滑,政府為因應此政策,積極開拓多元市場,拓展客源分散風險,此舉在近年收到成效,前五大國家除中國外均呈正成長,其中以南韓的88%成長率最高。

新南向政策,敞開友善觀光大門

台灣向東南亞鄰國敞開歡迎的大門,針對新南向國家擴大免簽證待遇,台北街頭時常看到來自不同東南亞國家的旅客,除原本即較多的星馬觀光客外,東協中又以菲律賓、泰國、越南成長幅度最為驚人,東南亞諸國整體成長超過89%,甚至在2019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評比,台灣被列為非伊斯蘭國家第三名,從2015年第10名一躍而上,積極打造專屬不同客群的服務。

來台旅客成長趨勢來台旅客成長趨勢

旅遊型態改變,消費力的隱憂

從2011年開始,每位遊客平均每日消費金額呈現下滑,直至2018年才略有回升,衰退25個百分點,約略192美元一天,除了客源國家的變化外,也顯示台灣尚未針對新型態的旅遊做好準備,不少過往習慣跟團的旅客如今傾向拆團自由行,相較拜訪多個景點、習慣快數導覽方式,更喜歡在單一景點,體驗精緻深度的旅遊模式,此外在購買行程的管道也產生變化,傳統旅行社一條龍的安排方式,不再適合背包客,使用多個app安排行程也成為背包客技能之一,如:airbnb, uber, klook, kkday,可能不被包含在觀光外匯內。

對內:國人出國旅遊習慣的轉變

自助旅行風潮興起

在廉價航空上不蓬勃發展的年代,機票昂貴,且購買並不容易;沒有Google的協助,到圖書館找旅遊景點的資料相當耗時、複雜,因此旅行社一條龍的套裝行程替消費者處理全部的票券、行程,加上領導導遊的導覽,不用學習當地語言也能玩得盡興,有非常高的附加價值,因此毛利也較高,相對的,過去有能力自己處理出國旅遊事宜的背包客,就能省下不少的錢,但也相對耗時!然而,過去消費者面對旅行社,旅行社面對飯店、餐廳、當地旅行社的模式,因為網路開始有了變化,飯店、餐廳、Local Tour等等都能在網路上找到定位系統,廉價航空的蓬勃促使人們更頻繁的出國,一次出國的天數,也可能從過去的一個禮拜,變成現在僅僅只是出國度過週末,消費者需要更有效率的方式,需要更個人化導向的旅遊規劃,於是出現了 KKday、Klook 這樣的網路平台,提供票券、旅遊行程的上架,越過層層關卡,直接提供消費者選擇,秘密行程已經不再秘密,大多數資訊都能在爬文找到,旅行社必須反擊。

旅行業者補貼戰

就像Ubereats、Foodpanda的競爭,當價格逐漸透明,業者需要爭取消費者的目光,降價補貼戰於是開打了!KKday從2015年成立,雄獅旅遊的毛利率也從此開始往下滑而去不復返,在競爭激烈的日韓港澳星馬線,旅行社不斷壓低產品毛利只為了吸引消費者,但人事成本仍高,讓多家業者從盈轉虧,相對的,網路平台架設後,消費者的數量並不會造成人事成本的大幅增加(邊際成本幾乎是零),只要消費者數量夠大,販賣行程、票券的毛利較低,仍能積沙成塔,反而更造成旅行業者殺得見骨,或是透過帶團前往當地名產店消費者賺取回扣生存,反而降低了跟團的的旅遊品質,進而促使消費者興起自主旅遊的念頭,造成一個惡性循環:降價拉客 — 旅遊品質降低 — 降價拉客。

業者:2020年,觀光旅遊業的寒冬

觀光旅遊業上市櫃公司財報觀光旅遊業上市櫃公司財報

上市櫃企業的財報,同期營收蒸發上億

從公開資訊觀測站中,宣取產業別為觀光事業的16家上市櫃公司營收,累積至二月,已較去年同期短少16.8億台幣營收,其中旅館業者受病毒爆發波及時間較快,且固定資本高,如:飯店租金,緊接著旅行業者將償還消費者原已收受的訂金、取消的以販售的服務等等,對缺少現金流的公司而言將會是極大的壓力。去年累積至六月,上述業者合計營收接近400億台幣,依目前情勢若營收打七折,將會蒸發高達120億台幣,遑論中小型業者。

晶華董事長潘思亮:「大部分的觀光企業,有可能一半挺不到夏天」

觀光產業暫停營運

此時爆發新冠肺炎,春節為華人旅遊旺季,確切時間每年稍有不同,相較去年二月過年,今年提前至一月,導致成長幅度明顯,爲避免數據失真,因此合併一二月一起討論。台灣從一月開始逐步限縮兩岸往返班機,2/6 起禁止國際郵輪靠泊各港口,相較去年同期已下滑36%,3/19 非本國籍者一律限制入境,必要時才放行,並宣佈來台轉機禁令延長至4/30,過往五月黃金週來台的日韓中港澳遊客將在今年暫緩,來台人數可預期的將持續下滑。目前二月來台旅客已下滑至去年同期的四成左右,恰如2003年四月來台旅客之於2002年,而2003年五月僅剩2成,依目前情況看來,歷史可能重演。

正可以著手進行:充足人手的長期佈局

如果從 KKday成立的那年(2015年)開始算起,旅行觀光業者已經經歷一場變動,首先是旅遊的內向,消費者對於行程的每個細節都更精打細算與挑剔,不接受「將就」,也不再被動的接受套裝行程,而國外旅客客群出現變化,更多的背包客前往台灣,因此業者必須開發更多元、更客製化的產品,如:符合穆斯林的清真食物、歐美健行旅客的登山路線,接著是旅程的選擇,不管是國內外旅客,消費者接觸資訊的第一管道已經不再是旅展、旅行社,取而代之的是更頻繁地在網路上尋找資訊。從上述資訊看來,旅遊業者漸漸適應旅遊產業的轉變,包含建置網站、推出自由行的方案、增加附加價值,但更需要著力在網路時代的變化,雖然營收狀況艱苦,中小型業者將面臨非常大的困境,但現在正是大型旅遊觀光公司進行長期佈局:經營品牌、打造深度旅遊路線、培養領隊導遊人才的時候,改變大量人力需求的產業結構!

小結

此次透過Tableau 視覺化觀光局的開放資料和公開資訊觀測站的企業財報,並嘗試解讀資訊內容,如果上述資訊有誤,歡迎一起討論和指教。除了閱讀新聞關心時事外,我也正在練習推理問題、蒐集資料、視覺化資料與解釋,正在努力摸索成為一個更好的資料分析師、數據記者!